9種嬰幼兒常見症狀照護全攻略

2014061612:16
 
9種嬰幼兒常見症狀照護全攻略
寶寶一旦生病,媽咪心裡都會非常著急。
不過寶寶為什麼流鼻水?為什麼起疹子?為什麼發燒?
這些家長通通不知道。在詢問醫師以前,
家長如何對常見症狀之延伸疾病有所初步認識?
本文讓媽咪瞭解黃疸、咳嗽、發燒、起疹子、嘔吐、腹痛、
腹瀉、痙攣、流鼻涕各種症狀的相關可能疾病,
並提供居家簡易照護建議,讓寶寶能夠快快病癒,開心成長。

1.咳嗽

Q.哪些疾病會引起咳嗽?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小兒科林建宏醫師表示,如感冒、過敏性氣喘、或因鼻竇炎引起的鼻涕倒流都可能引起咳嗽。另外如合併細菌感染的肺炎也有可能;若是咳嗽很嚴重,甚至發出像狗叫的聲音時,就是所謂的哮吼。不過兩歲以下的孩子若經常咳嗽,也可能是細支氣管發炎。如果只是偶發性的咳嗽,家長不用太過擔心;如果是經常性咳嗽,最好還是請醫師檢查肺部有沒有問題。有些家長也會擔心經常咳嗽會不會是氣喘,林建宏醫師指出,其實兩歲以下仍無法確診是否為氣喘;不過若是父母皆有過敏症狀,孩子經常咳嗽、又患有異位性皮膚炎,那麼得到氣喘的機率相對上就會比較高,建議居家環境要避開塵蟎等過敏原,家中可以配備除濕機與空氣清淨機等調節空氣濕度、去除過敏原,降低孩子因為過敏原而咳嗽的機率。

壢新醫院小兒科薛常威主任也指出,咳嗽是身體的防衛機制,當呼吸道中出現異物、痰液時,身體就會自動反射性地以咳嗽方式將異物排出體外。因此,嬰幼兒出現咳嗽症狀時,就代表其呼吸道可能出現了某些問題。如果咳嗽持續超過三星期,就是所謂的慢性咳嗽,必須仔細找到病因,才能獲得有效治療。 嬰幼兒慢性咳嗽的原因,隨著年齡的差異而有所不同:如0~18個月大的嬰兒,最常引起咳嗽的原因是胃食道逆流、氣管軟化症等;18個月~6歲大的幼兒最常見的原因則是鼻竇炎與氣喘。

*哮吼:
哮吼一般為病毒感染,若是症狀合併吞嚥疼痛、喉嚨痛、呼吸困難時要懷疑細菌感染所引起的會厭炎,醫師會給予抗生素治療;如果是病毒感染,可能要配合類固醇治療。哮吼的特徵為孩子聲帶下方的區域會有水腫現象,若孩子呼吸相當急促則須盡速就醫。

*細支氣管發炎:
這是呼吸道融合病毒所感染,若咳嗽的時候易喘、或合併有喘鳴聲,就要帶去醫院請醫師診治。細支氣管發炎的症狀如呼吸不順,也可能造成孩子溢奶,如果沒有即時治療,有可能導致缺氧,嚴重的話甚至會死亡。

*感冒:
感冒大多為病毒性感染,目前西醫多採症狀治療法。感冒初期症狀不嚴重時,可以先在家裡休息,觀察1~2天看看是否可自行康復;若症狀趨於嚴重,則仍須請小兒科醫師治療。感冒嚴重也可能會合併肺炎及腦膜炎,若高燒不退、精神與食慾都很差,就要小心感染肺炎與腦膜炎的可能。感冒的時候,也盡量別帶孩子去公眾場所。如果嬰幼兒經常感冒並有合併症,可能是先天性免疫系統有問題。

爸爸媽媽的照護要點:

  1. 若孩子咳嗽,盡量別讓他喝太冰的飲料、也別吃生冷的食物。飲食盡量以清淡為主,亦少吃甜食、油炸或刺激性食物。
  2. 讓孩子多臥床休息、多喝水,有時候補充維他命C也有助於緩解感冒症狀,可榨新鮮果汁並稀釋給孩子飲用。
  3. 若咳得較輕微、也不會經常咳,爸媽可先讓孩子喝溫開水看是否可以止咳;若咳久了還是得就醫。對於兩歲以下的孩子而言,並不建議給予坊間販售的枇杷膏止咳。
  4. 林建宏醫師指出,因為咳嗽容易導致溢奶,當肺部痰多時,可以在餵奶前替孩子拍背,以免溢奶。做法為將孩子趴在母親大腿上,頭部盡量朝下。母親將手掌弓起來,以空掌的方式沿著孩子背脊骨左右兩側拍背,一天可拍4次;每次左右兩邊各須維持5~10分鐘。
    感冒與過敏,較難以區分?
    由於兩者的症狀有時候比較相似,也會導致父母不易判斷孩子究竟是過敏還是感冒。若要區分兩者,可由症狀持續時間與活動力等條件來分辨。
感冒

症狀持續時間較短、常為急性發作;孩子的活動力與食慾較差。

過敏性鼻炎

  1. 症狀持續時間較長(持續或反覆發作至少兩星期以上)、也不會影響到孩子的食慾與活動力。
  2. 過敏性鼻炎通常不像感冒可能會伴隨著發燒、喉嚨痛的症狀,一半以上的鼻過敏嬰幼童也會合併過敏性結膜炎,除了可見嬰幼童常用手去搓揉發癢的鼻子之外,他們也可能因為眼睛癢而一直眨眼睛或揉眼睛。

 

2.流鼻涕、鼻水

Q.哪些疾病會引起流鼻涕?

感冒、過敏性鼻炎、鼻竇炎等都會導致流鼻涕。林建宏醫師指出,如果感冒與過敏性鼻炎過於嚴重,也有可能進一步合併細菌感染成為鼻竇炎,不過機率比較小。如果流鼻涕的症狀會因外界環境改變而變化(如天氣變冷,易流鼻水),就有可能是過敏所引起。薛常威主任指出,所謂鼻水、鼻涕都是鼻子的分泌物。 為了便於區別, 常會分為清澈的鼻水及濃稠的鼻涕。 流鼻水的原因很多,  最常見的有 上呼吸道感染如感冒、 急性鼻炎、 鼻過敏等。若是濃稠的鼻涕, 一般都有發炎的問題。 感冒初期會流鼻水, 若延誤治療就會引發繼發性的感染, 進而引起濃鼻涕。  鼻竇炎、 長期性鼻炎、萎縮性鼻炎都會流濃鼻涕。

*鼻竇炎:
因感染所引起,會流出黃色、甚至是綠色的鼻涕,持續時間比較久,也會合併發燒症狀。鼻竇炎一般來說會使用口服抗生素治療,若沒治療好的話也會容易復發,成為慢性疾病、也導致持續性的鼻塞。有時候感冒鼻涕比較黃,家長就會擔心是不是引發鼻竇炎,林建宏醫師指出這是一種迷思。其實鼻竇炎的症狀不只是黃鼻涕,也常會合併如頭痛、倦怠或持續的發燒症狀。薛常威主任指出,鼻竇炎多半是一般感冒的併發症。鼻竇是藏在顏面骨中的空腔,可以協助發音共鳴、加溫濕化鼻腔吸入的空氣。一旦鼻竇開口受到阻塞,導致內部的黏液清除不易,又加上病菌感染,就會形成鼻竇炎。罹患鼻竇炎會持續分泌濃稠鼻涕、鼻水倒流、鼻塞、咳嗽及眼睛周圍水腫;嬰幼兒常常躁動不安或是活力、食慾減差。一般感冒大約7天左右可痊癒,如果超過10天還在流鼻涕,就要小心是鼻竇感染了。鼻竇炎一旦確診,應連續使用抗生素10~14天,不可自行停藥。

爸爸媽媽的照護要點:

  1. 如果鼻涕流很多、鼻塞的程度較為嚴重,可用吸鼻器幫助孩子呼吸。不過在使用上要相當小心,最好不要伸入鼻腔太深,以免造成鼻黏膜受損。
  2. 林建宏醫師指出,如果覺得孩子的鼻涕太黏稠、無法流出,會影響到呼吸的順暢度,也可稀釋鼻涕。做法為滴生理食鹽水1、2滴進入鼻孔,被稍微稀釋的鼻涕就會自動緩緩流出。
  3. 也可用熱毛巾熱敷鼻翼約3~5分鐘。
  4. 讓孩子在舒適的房間休息,可將室溫控制在26度左右。若感覺較冷可多穿衣服,但以不流汗為穿衣原則。

    為什麼會有鼻涕倒流的問題?
    薛常威主任表示,所謂鼻涕倒流就是指鼻涕由鼻部往喉嚨方向流淌。 因為鼻部的發炎造成鼻水的黏稠度增加, 就會有倒流的情況。 造成鼻涕倒流的原因 最主要的有鼻竇炎、鼻過敏以及其它鼻部感染等。嬰幼兒的鼻腔比成人小,鼻道狹窄、沒有鼻毛、鼻黏膜柔軟、毛細血管豐富,因此很容易受感染。感染時,鼻黏膜會充血、腫脹,因呼吸不通暢引起呼吸困難,致使嬰幼兒張口呼吸。不過張口呼吸也更容易引起扁桃腺體發炎或咽炎、喉炎等。


3.發燒

Q.哪些疾病會引起發燒?

林建宏醫師表示,兩歲以下的孩子若出現發燒症狀,大多數都是因為病毒所引起的感染;另外也可能是自體免疫問題或罹患血液腫瘤疾病,如血癌等,不過比較少見。有時候家長讓小孩穿太多衣物,也有可能導致發燒,所以最好不要穿到孩子已開始冒汗的程度。若是連續高燒三天以上,一定要盡速就醫;一、兩天之內,仍可以觀察嬰幼兒的症狀。若精神仍然不錯,可讓孩子先休息;如果活動力已經變差、溢奶、嗜睡,就怕會脫水,無論發燒第幾天都要就醫診治。若測量體溫為38度左右、精神仍還不錯,可先給予退燒貼片並隨時觀察。發燒若合併感冒症狀,如咳嗽、流鼻水等,家長反而不用過於擔心;若無合併感冒症狀,單單只是發燒,反而要比較注意,如細菌感染引起的腎盂腎炎,其他如玫瑰疹,也可能在出疹前出現高燒。

*肺炎:
如肺炎鏈球菌,症狀與感冒類似,如發燒、咳嗽等。感染後也可能會引起其他併發症;非侵襲性的肺炎鏈球菌感染,可能會併發鼻竇炎、中耳炎;若是侵襲性肺炎鏈球菌感染,甚而可能造成身體各器官受損,並存在引發腦膜炎、敗血症等機率,甚至會死亡,所以不得不多加留意。另外19A血清型肺炎鏈球菌也是影響後果比較嚴重的菌種,預防肺炎鏈球菌感染的方式為施打疫苗;平時也要注意勤洗手、保持環境清潔。

*中耳炎:
因細菌侵犯中耳所致。外表無異狀,嬰幼兒可能會因不舒服而哭鬧,需由醫師檢查才會得知感染中耳炎;治療方式為使用抗生素藥物。

*川崎氏症:
為不明原因的血管疾病,症狀之一便是發燒。若是患有川崎氏症,建議要住院觀察、並要追蹤心血管疾病。川崎氏症好發於亞洲嬰幼兒,且亞洲的發生率是歐美地區的十幾倍,為後天性心臟病的主要原因。目前的治療方式為靜脈注射高劑量免疫球蛋白及使用阿斯匹靈藥物。

*腸病毒:
薛常威主任指出,腸病毒是一群寄生在人類腸道並繁殖複製的濾過性病毒,目前可分出68種血清型。其中腸病毒71型算是最惡名昭彰,其致病力特別高,尤其易造成神經系統的併發症。腸病毒常在春末夏初流行,主要經由糞口途徑或是飛沫傳染,因此接觸病人的糞便、口鼻分泌物、飛沫等都有可能感染,尤其是五歲以下的幼童為高危險群,最易感染併發重症或死亡。腸病毒的潛伏期平均約3~5天,腸病毒可存在於喉嚨1~2星期,在糞便內約2個月左右,得病後都具傳染性,所以容易引起大流行。多數人的症狀為發燒、全身不適、流口水、不想吞嚥,較少數嬰幼兒可能會有嚴重後遺症,例如無菌性腦膜炎、腦炎、肢體癱瘓等。

若有人生病,要戴口罩
腸病毒在皮膚症狀上的特徵是手、腳及口腔會出現水泡,卻不痛也不癢,通常約5~7天會消失。不過也可能併發中樞神經感染,甚至死亡;因為目前沒有藥物或疫苗可以預防腸病毒感染,只能針對症狀治療,嬰幼兒如因咽喉疼痛、無法進食,可鼓勵食用較為冰冷、細軟的流質食物,例如冰淇淋、冰棒、布丁等;如已有脫水現象,則須給予靜脈點滴注射。林建宏醫師指出,若連布丁等食物都不肯吃、且尿量減少,就要住院打點滴;如果合併嘔吐、抽搐,就可能侵犯到中樞神經引起腦膜炎。年紀越小越容易形成重症,因為嬰幼兒的抵抗力較差,也要防範已上幼兒園的哥哥姐姐將病毒帶回家,所以要養成勤洗手並擦拭乾淨的習慣;地板也可清潔消毒。若有人生病,要把口罩戴起來。

爸爸媽媽的照護要點:

  1. 飲食清淡;多喝水以補充身體所需的水分;另外若是程度較輕微的發燒(約38度),退燒貼片的效果還不錯。2、3個月以下的嬰兒最好不要使用冰枕,以免凍傷。
  2. 多休息,並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
  3. 排汗有助於體溫的下降,可洗溫水澡,有助於稍微調節體溫。
  4. 腸病毒的傳染力很強且傳染期很長,因此要特別小心處理患病病童的排泄物(糞便、口鼻分泌物),處理完後須立刻洗手。
  5. 由於目前無疫苗可以預防腸病毒感染、亦無抗病毒藥物可以治療,所以要注意衛生,養成隨時洗手的習慣;也儘量將病童隔離,以減少被感染的機會。此外在流行期間,父母應盡量避免讓嬰幼兒出入公共場所,以免遭受感染。


常見迷思Yes or No
「發燒會燒壞腦袋嗎?」
林建宏醫師指出,一般發燒並不會燒壞腦子,除非是因為腦膜炎所引起的發燒才比較有可能(腦膜炎主要症狀為嗜睡、發燒、嘔吐甚而昏迷);不過若是泌尿系統中的腎盂腎炎所引起的發燒,就有可能造成腎臟受損。

「因為長牙,所以發燒?」
這更是一個錯誤的觀念,一般長牙都不會發燒;偶爾除非是牙齦嚴重發炎、牙床紅腫,才有較小的機率導致發燒。

「嬰幼兒口腔裡有水泡,就是腸病毒嗎?」
答案是不一定,疱疹病毒也會使口腔內出現水泡、亦可能會引起發燒,所以也經常與腸病毒搞混,需經由醫師判定。

「腸病毒,經常會有腸胃方面的症狀?」
林建宏醫師提醒,這個觀念是不正確的;實際上,多數腸病毒患者並沒有出現腸胃症狀;即使有腹瀉,程度也多為較輕微。若家中有一個孩子感染腸病毒,一定要與另一個孩子隔離。


4.起疹子

Q.哪些疾病會引起疹子?

薛常威主任指出,嬰幼兒的皮膚較成年人細緻,皮膚的保護機制也不夠成熟,因此對外來刺激的抵抗力比較差,需要家長悉心照料;另外由於嬰幼兒的體溫比較高,對溫度的調節能力較差,因此容易產生皮膚的變化,也容易招來蚊蟲類的螫咬。所以,嬰幼兒很容易出現皮膚疹。嬰幼兒皮膚疹大致可分為感染性與非感染性:非感染性的皮膚疹多數是因為特異體質、接觸過敏原或因為蚊蟲類叮咬所致,如異位性皮膚炎、濕疹、汗疹、蕁麻疹及尿布疹;感染性的嬰幼兒皮膚疹則來自細菌的侵襲、或由於身體遭到某些特定病毒感染所引起,如膿痂疹、疥瘡、玫瑰疹、水痘、麻疹及德國麻疹。

*異位性皮膚炎:
典型常見徵兆為皮膚乾燥、瘙癢、紅疹及脫屑,秋冬季節由於天氣乾燥會比較嚴重,並且容易反覆發作;春夏交際由於天氣轉變也要特別留心。由於嬰幼兒的肌膚比較嬌嫩,異位性皮膚炎也是0~2歲嬰幼兒相當常見的皮膚問題,應加強肌膚的護理及保濕,塗抹合適的乳液;也盡量不要用太熱的水洗澡,並避免抓破皮膚而造成感染。

*濕疹:
嬰兒濕疹大多在出生後1~3個月開始出現,剛開始為小紅丘疹或紅斑,數量逐漸增多,並可見到小水泡、黃色鱗屑及痂皮,也可能會有滲出液、腐敗及進而感染。嬰兒容易焦躁不安、哭鬧,到處搔癢,也會睡不好。嬰兒濕疹大多發作於面頰、額部、眉間和頭部,嚴重時軀幹四肢也會有。治療方法為先塗抹類固醇藥膏,同時減少接觸環境中的刺激物,如皮革或清潔劑等。

*汗疹:
汗疹就是一般所謂的痱子,是因為排汗不良所引起。主要出現在被衣服覆蓋住的身軀部位,也可能出現在頭頸部,嚴重時會影響到四肢的皮膚。嬰幼兒的皮膚功能仍不成熟、體溫較高,所以比較容易長汗疹。

*蕁麻疹:
嬰兒蕁麻疹是一種突發性、瘙癢而且界限分明的皮膚局部浮腫,又稱為膨疹。膨疹可能突然出現,維持數分鐘至數小時即自行消退,一般不會持續超過24小時。嬰兒蕁麻疹常常是因為病患接觸到特定過敏原,例如:海鮮、酒精、花粉、黴菌、灰塵、藥物等,或因為蚊蟲叮咬而引發皮膚過敏反應。嬰兒蕁麻疹須使用抗組織胺藥物治療,嚴重的病例則可能要用到類固醇來控制病情。

*尿布疹:
尿布疹會出現在被尿部包裹住的臀部、下腹部及會陰部的皮膚上。尿布疹的成因與局部濕熱以及糞便中存在的酵素有關。過敏體質的嬰幼兒比較容易出現尿布疹,有時尿布疹還會併發念珠菌或細菌的感染。

*疥瘡:
疥瘡由疥蟲寄生於皮膚所引起。疥蟲主要經由皮膚的直接接觸,或衣物、寢具的間接接觸傳染而來。疥蟲喜歡寄生在細嫩部位的皮膚上,嬰幼兒的皮膚很嬌嫩,因此頭部、臉部、手掌、腳掌也都可能出現癢疹。疥瘡相當癢,特色是晚上睡覺時可能特別癢;感染後通常需經2、3星期才會開始發癢。因為很容易傳染,所以需要全家人一起治療。

*玫瑰疹:
嬰幼兒因為受到病毒感染而出現的皮膚疹稱為病毒疹,常會被誤以為是藥物過敏。病毒疹通常不會痛、也不會癢,最常見的病毒疹就是玫瑰疹。玫瑰疹是第六、第七型皰疹病毒感染所引起。多半發生在6個月到~1歲6個月大之間的嬰幼兒。典型的病程是先發高燒3、4天,可是卻沒有其他明顯的症狀。高燒退去後,嬰兒會突然全身冒出小紅疹。這不算是嚴重的疾病,通常只要依照症狀治療即可。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剛開始時為小紅疹,接著很快轉變為小水泡,1~2天後水泡會結成深褐色的痂皮。水痘的特色是同一患者身上會有紅疹、水泡疹及痂皮疹同時存在。水痘的傳染力很強,但被傳染到後會約有兩週的潛伏期,被感染者應待在家中隔離,等水痘疹結痂脫落後即不具傳染力。如果沒有併發皮疹的細菌感染,通常可痊癒而不留下疤痕。目前在台灣,滿周歲的幼兒都需接種一劑水痘疫苗。

*麻疹:
麻疹主要經由空氣、飛沫或直接接觸病人的鼻腔、咽喉分泌物而被感染,具有極高傳染力,得過麻疹即有終身免疫力。 麻疹的典型症狀包括發高燒、流鼻水、結膜炎和咳嗽,典型的斑丘疹會出現於耳後,再擴散至臉面,並慢慢向下移至軀幹。皮疹在3~4天的時間內會覆蓋全身,並持續4~7天,皮疹消退時,會出現鱗屑性脫皮。麻疹的潛伏期約14天,發疹的前、後各4天內皆具傳染力,容易讓人疏於防範而造成大流行。 麻疹的治療以症狀治療為主,如發燒的控制,流鼻水、咳嗽等症狀的緩解,並避免併發症的發生;致死病例則極少見。若孩子已經滿一歲,應盡速前往醫療院所施打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

*德國麻疹:
約有2~3星期的潛伏期,若罹患德國麻疹,在嬰幼兒的耳朵後面會出現淋巴腺腫,接著有輕微發燒、全身疲勞、關節痠痛症狀。粉紅色的小皮疹由臉部、脖子開始出現,很快向身體擴散,不過也很快就會消退,1~3天左右,疹子就會消失不見。德國麻疹一般不會導致嚴重病情;若是孕婦在懷孕早期得到德國麻疹,肚子裡的胎兒有相當高的可能性會受到波及,造成「先天性德國麻疹症候群」。可能的胎兒畸形包括小腦症、腦膜腦炎、智力障礙、白內障、青光眼、先天性心臟病等。要避免胎兒受德國麻疹的傷害,最好的辦法就是母親懷孕前身上就已有德國麻疹抗體,預防注射是最好的選擇。但要特別注意:孕婦不可接種此疫苗;不過若不知已懷孕而接種,也不必因此實施人工流產,只要仔細作好產前檢查,隨時追蹤胎兒發育情況即可。

爸爸媽媽的照護要點:

  1. 非感染性的皮膚疾病較適當的改善方式,就是避免接觸過敏原及平時做好清潔保養的工作,出現問題時也要按時擦藥。
  2. 衣物過多或者環境過熱就容易長汗疹,所以穿衣應適量、並選擇透氣材質或純棉衣物,同時保持環境通風不悶熱。
  3. 薛常威主任指出,輕微的尿布疹平時須保持局部的乾爽與勤換尿布;大多數的尿布疹在使用外用藥後即可痊癒,少數併發較嚴重的細菌感染者則須合併抗生素使用。

 

5.嘔吐

Q.哪些疾病會引起嘔吐?

中山醫院小兒科林宛菁副主任指出,造成嬰幼兒嘔吐可能的原因,包括腸胃炎、腸阻塞、胃食道逆流、食物過敏或食物中毒等。

*腸胃炎:
腸胃炎的症狀是嘔吐合併拉肚子,有時候也會發燒,有可能是病毒性或細菌性感染引起的。如果是感冒所引起的腸胃炎,通常24~48小時都會自行康復;若是細菌所引起的腸胃炎,則可能需要使用抗生素。萬一孩子持續拉肚子,糞便呈水狀,就可能是罹患輪狀病毒腸胃炎;若糞便為墨綠色、黏液,則可能是沙門氏菌感染,嚴重將會引起敗血症。腸胃炎所導致的腹瀉若過於嚴重,會導致脫水及電解質不平衡,須盡快就醫。

*腸阻塞:
常見原因包括幽門狹窄、腸套疊。幽門狹窄,原因為幽門肌肉異常肥大造成胃出口阻塞,出現於3~ 5週大的新生兒,最初嘔吐為頻繁溢奶,然後演變為噴射狀嘔吐、糞便有可能會變少或便秘,可由腹部X光及超音波診斷,再以手術治療。腸套疊是不明原因引起腸蠕動和收縮不協調導致近側腸子套入遠端腸子中,好發年齡為約6個月~2歲,症狀為突發性腹痛、持續嘔吐、可能會解血便、嬰兒顯得躁動不安(通常是哭一陣、停一陣)、雙腿屈曲,在腹部可摸到形似香腸之質塊,腹部X光可見腸阻塞現象,腹部超音波及鋇劑灌腸可幫忙診斷。可試
用鋇劑或鹽水灌腸做腸道復位,如不成功則以外科手術復位。有家長認為腸套疊與腸絞痛的症狀類似,不過林宛菁副主任指出其實腸絞痛並不會嘔吐、大便正常,而且腸絞痛通常好發於出生 1個月~3、4個月大的嬰兒身上,有報告指出,喝母乳的寶寶比較不會腸絞痛。

*食物過敏:
林宛菁副主任表示,是指食物中的某些物質進入了體內(通常是蛋白質),被體內的免疫系統當成入侵的病原、發生了免疫反應,因而對人體造成了不良影響。過敏症狀會因每個人的體質以及食物的種類不同而有所差異,不只是皮膚發癢或起疹子而已,腸胃不適如嘔吐、腹痛及腹瀉都有可能出現。要預防食物過敏,須禁吃會引起過敏的食物;如果已產生過敏時要了解發生過敏的原因,以預防再次發生;對牛奶過敏的嬰兒,最好能夠以母乳哺餵。哺育母乳時,母親的飲食也要避開易致敏的食物;若無法哺餵母乳,則可改喝豆粉製成的嬰兒奶粉,也可以在營養師指導下選用低過敏原的配方奶粉;副食品也建議在寶寶6個月以後再添加。每餵食一種新的食物,都應注意寶寶有無過敏的情況;3~5天後才可換另一種新的食物,切記一週內不可添加超過一種新食物;如果加上一種新食物後,症狀復發,那最少一年內不要食用。

*胃食道逆流:
胃食道逆流的原因是嬰兒的胃與食道之間的括約肌尚未成熟,嘔吐不是噴射狀、糞便正常,好發於3個月內的新生兒,通常在12~24個月大時可獲得改善。

爸爸媽媽的照護要點:

  1. 有嘔吐現象通常無法順利進食,可先禁食20~30分鐘讓腸胃休息,不會吐時,即可先給予少量清淡的飲食補充營養,若嘔吐大於2~3次就必須請醫師診治;如果嘔吐現象很輕微、無脫水也仍有精神,林宛菁副主任表示,經過諮詢醫師,家長可以去藥房購買口服電解質讓嬰幼兒食用。
  2. 若是喝母乳的寶寶,媽咪可以繼續哺餵母乳。
  3. 對於嬰幼兒而言,每15分鐘可給予少量較易消化的食物,如白粥、吐司、白飯、清湯等;若持續嘔吐則必須就醫。
  4. 注意脫水現象,如:口乾、哭泣卻沒眼淚、尿布乾、深色尿、前囟門凹陷等。


6.黃疸

Q.什麼是黃疸?

薛常威主任表示,黃疸是指血液中的膽紅素偏高,使皮膚看起來黃黃的。新生兒將膽紅素代謝排出的能力未臻成熟所以容易產生黃疸。一般在出生大約一星期之後就看不見黃疸;兩週大後才出現的黃疸是「延遲型黃疸」,大多與膽汁鬱積或肝細胞損傷有關。最常見的就是膽道閉鎖、新生兒肝炎。延遲性黃疸也可能與母乳哺育有關,可能是僅喝母乳的寶寶,剛出生時水分攝取較少所致。如果增加喝奶的量、或餵奶的次數,黃疸程度就會減輕。

爸爸媽媽的注意要點:
照光治療是較有效能降低黃疸的方法。不過在家照射日光燈、或作「日光浴」,光波及光能均不適當,無法有效降低黃疸;如果嬰兒的膽紅素濃度極高,醫師則會考慮使用交換輸血的方式來改善。


7.腹痛、腹瀉

Q.哪些疾病會引起腹痛或腹瀉?

腹痛
林宛菁副主任指出,由於嬰兒腹痛時無法表達不適的狀況,醫師也不容易可快速診斷出成因。可能的原因很多,可分為須手術與毋須手術兩種,須手術治療如腸套疊,盲腸炎、腸扭結壞死、嵌頓疝氣等;毋須手術治療如感染所引起的腸胃炎、腸絞痛、便秘。若糞便是硬的或解不出來才算便秘,在18個月以上的嬰兒最常見便秘原因,就是缺乏耐心或時間接受如廁訓練,轉換牛奶也會容易便秘,若帶血便或已持續2~3週,則要就醫,要檢查有沒有其他腸道問題,如巨腸症等。

爸爸媽媽的照護要點:

  1. 便秘:要改變飲食習慣,若寶寶已經開始吃副食品,則可增加水分,如每天可給予1~2次稀釋後的果汁;為了增加纖維,4個月大可開始給予穀類、杏仁及菠菜。嬰幼兒每天可喝2~3杯水或果汁,多吃新鮮、削過皮的水果、蔬菜或蔬菜湯。
  2. 少吃會便秘的食物,如:牛奶、乳酪等。
  3. 若寶寶有腹脹,可用手心沿著肚臍周圍,以順時鐘方向按摩,幫助腸胃蠕動。
  4. 鼓勵每天吃完要上廁所1~2次,大約10分鐘。
  5. 若便秘1~2週仍未改善,須就醫。

腹瀉
腹瀉是指每天有大於3次的散便或水便,有可能是感染所導致、也可能因為腸胃吸收不良或炎症性腸病。

*腸胃吸收不良:
如食物過敏或乳糖不耐症。林宛菁副主任提醒媽咪,如果腹瀉,可暫時泡半奶餵寶寶(也就是將奶與水以1:1/2的比例混合稀釋),以減少腸道吸收不好的問題;若連續腹瀉一週以上,可嘗試給予不含乳糖的奶粉,減輕嬰幼兒腸道吸收的負擔。嬰幼兒可餵食香蕉、白飯、蘋果醬及烤麵包片,也可飲用稀釋後的運動飲料補充水分。

*輪狀病毒腸胃炎:
輪狀病毒為一年四季都好發的群聚傳染疾病,但秋冬為最高峰。發作於2歲以下的嬰幼兒時,症狀會特別嚴重。症狀剛開始會嘔吐及發燒、接著再腹瀉,容易脫水、導致電解質不平衡狀態,嚴重時會抽搐。最能有效預防的方法,就是施打輪狀病毒疫苗。

*沙門氏菌腸胃炎:
若沙門氏菌感染腸道,嚴重可能會導致敗血症或腦膜炎。沙門氏菌潛藏於糞便或食物之內。林宛菁副主任表示,市售的蛋殼周圍經常帶有沙門氏菌,如果媽咪購買雞蛋放置於冰箱內,卻沒有將雞蛋密封或沒將其他食物封存妥善,再吃到這些同時與雞蛋一起放置於冰箱的食物時,可能也會吃入沙門氏菌。所以最好要使用保鮮膜或盒蓋蓋好。此外林宛菁副主任指出,沙門氏菌與家中是否飼養寵物並無直接關係。

*炎症性腸病:
是小腸或大腸出現炎症的疾病,主要症狀是腹瀉、腹脹、胃痛、絞痛以及體重降低。炎症性腸病有兩種:克羅因恩病是從口到肛門消化系統的任一部位出現炎症,嚴重時,孩子需要通過靜脈注射接受液態食物或藥物,大多數病童能夠藉由均衡膳食而改善問題。潰瘍性結腸炎僅指大腸出現炎症,嚴重者需要通過手術將受損結腸摘除。成因目前仍不清楚,不過家族病史和其他免疫相關疾病會增加罹患此病的風險。

爸爸媽媽的注意要點:

  1. 由於沙門氏菌可能會藉由食物或糞便傳染,進而引起嬰幼兒的腹瀉,所以如果媽咪體內帶有此菌種,如廁後不洗手便製作嬰幼兒副食品,也可能會使寶寶「禍從口入」,導致腹瀉。其實許多時候,不好的菌種傳到大人本身,由於大人抵抗力強,感染後也比較不會引起嚴重症狀。但間接傳給嬰兒時,就會造成嬰兒腸胃道的不適,引起發燒、腹痛或腹瀉;所以無論是上完廁所後、製作寶寶的食物前或替寶寶換完尿布後,都務必要洗手;也要將冰箱裡的食物妥善封存。
  2. 沙門氏菌也有可能是出門在外用餐,食物不乾淨所引起。由於沙門氏菌不一定會表現在大人身上,所以無從得知本身是否帶有此菌。建議家長最好培養觸摸嬰兒前皆先洗手的習慣。每次洗手應合乎「溼、搓、沖、捧、擦」原則,洗手時手心與手背、指縫間至少應搓20~30秒,並搓出肥皂泡沫,才算是正確的洗手方式。
  3. 林宛菁副主任提醒家長,當輪狀病毒等大流行時,最好少帶嬰幼兒去公眾場合,如公園的溜滑梯等設施都可能沾附病原體。


關於嬰幼兒解血便,家長需要知道什麼?
薛常威主任表示,嬰幼兒解血便可能是鮮紅色、暗紅色、糞便帶血,也有可能是正常顏色的大便。十二指腸出血也常造成黑便;而來自直腸及肛門之血則會覆蓋在糞便表面。若血便伴隨排便時疼痛,則可能是肛裂所引起。新生兒常見的解血便疾病,如腸絞轉及壞疽、新生兒壞死性腸炎、牛奶蛋白過敏、肛裂等;嬰幼兒時期則包括息肉、便秘所引起的肛裂、腸套疊、過敏性紫斑症等皆會造成排出血便;另外感染性腹瀉如輪狀病毒、沙門氏菌等所引起的腸炎,亦可見黏液混合血便。如果腸阻塞與血便同時出現,多數都要手術治療。有一點家長要特別注意的是:嬰幼兒解血便不一定會出現腸胃道不舒服的症狀,反而是以臉色發白、倦怠、食慾不振來表現,更嚴重的會有休克、生命徵象不穩定等現象,所以家長要抱持高度警覺性,以便及早診斷、及早治療。
 

8.痙攣

Q.哪些疾病會引起痙攣?

薛常威主任表示,抽搐或痙攣的成因是由於大腦皮質出現不正常的放電,而使病童兩眼往上吊、嘴唇發紫、牙關緊閉、口吐白沫,有時也會四肢一陣一陣地抽動,完全不醒人事。嬰幼兒的痙攣以熱性痙攣最為常見,因為幼兒在成長的過程中,腦神經的功能仍不是很穩定,會隨著體溫的急遽升高而引發抽搐現象。引起熱性痙攣嬰幼兒發燒的疾病,最常見的是上呼吸道感染(含扁桃腺炎),其次為氣管炎、肺炎、中耳炎,其他還有輪狀病毒腸炎、尿路感染等。熱性痙攣會受到家族的遺傳,家族親戚常有相同的病史。好發年齡的分布主要為6個月~5歲之間,最高峰為周歲左右。不過絕大多數的小孩在滿五歲以後就不會再發作,並不需要長期治療。

爸爸媽媽的照護要點:
當嬰幼兒痙攣發作時,應如何處理?
薛常威主任指出,首要原則為「保持鎮定」,緊張與慌亂不但無法解決問題,且有可能為孩子帶來不必要的傷害。如在家中急性發作,處置的建議為:

  1. 將嬰幼兒側臥、頭部也側置,頭部下方墊個枕頭,並把嬰幼兒口內的食物挖出,以免呼吸道被阻塞。
  2. 移走周圍可能傷及嬰幼兒的堅硬物品。
  3. 不要試圖放置任何物品於病人口中,如此一來造成傷害的機會遠大於舌頭自行咬傷的機會。
  4. 保持冷靜,留在孩子身邊保護他不受意外傷害。不可移動或強加約束病人,家長無法以按壓住嬰幼兒的方式讓痙攣停止。
  5. 觀察及記錄抽搐情形及次數,提供給醫師以作為診斷及調整藥量的參考。
  6. 發作停止後,讓嬰幼兒側身靜躺、使口水流出,在尚未完全清醒前,不要給予任何飲料或食物。


痙攣發生時,有什麼情況須盡速就醫?

  1. 一次痙攣發作後,馬上緊接著另一次發作。
  2. 痙攣發作後無法呼吸。
  3. 發作時撞傷或導致其他較為嚴重的外傷。
  4. 此為第一次痙攣發作。
  5. 發作時間超過5~10分鐘以上。
     

專家檔案

薛常威
學歷:台北醫學大學
經歷:馬偕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馬偕醫院小兒神經科專科研究員
現任:壢新醫院小兒科主任

林建宏
學歷:台北醫學大學醫學系
經歷:台北榮總小兒科主治醫師 、桃園榮民醫院小兒科住院醫師
現任: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主治醫師

林宛菁
現任:台北中山醫療社團法人中山醫院小兒科副主任


圖文引用授權來源:嬰兒與母親2012年4月號